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下旬,长安大学能电学院赴新疆伊犁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走进企业、探访历史、感受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触摸历史文脉,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和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队员们穿梭于色彩斑斓的庭院巷陌,品尝特色美食,欣赏民族歌舞,与当地居民交流,亲身感受了汉族与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和谐画卷。
在伊犁州博物馆,馆内丰富的馆藏文物和详实的图文资料,全景式地展现了伊犁乃至新疆地区与祖国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历史进程。那些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文物,有力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守卫的家园。
怀着崇敬的心情,队员们拜访了民族团结模范吴秀芳老人,聆听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促进邻里和睦、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她的故事如同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深刻意义。
在汉家公主纪念馆,队员们了解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和亲西域,为促进中原与西域交流、维护边疆稳定所作出的历史贡献。馆内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陈列,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

聚焦产业发展,感知乡村振兴之力。在润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队员们参观了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灌溉系统和农产品加工车间,了解了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规模化经营、品牌建设以及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可克达拉薰衣草文化产业园,队员们了解了薰衣草的种植、精深加工产业链,从“一朵花”到“一条链”再到“一片景”,当地将特色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完美融合,为队员们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提供了宝贵案例。
长安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与中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实践队在此近距离观摩了伊犁州在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成果。新疆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正积极拥抱能源革命,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切身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和蓬勃力量,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勤奋学习、矢志奋斗的强大动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审稿:李文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