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长安大学赴云南丽江“探寻滇西根脉·传承匠心精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3:49作者:李慧、刘涵伊来源: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探寻非遗传承的脉络,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1日至15日,长安大学赴云南丽江“探寻滇西根脉·传承匠心精魂”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慧的带领下,前往云南丽江市参观文化场馆、走访古镇村落、体验非遗技艺,开展文旅结合实践调研。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们细看东巴文字、仪式展品,聆听东巴文字创制的故事,探寻这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与纳西族社会的深度联结;在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队员们从“四合五天井”建筑、商号史料里,解码纳西族与各民族商贸往来的融合密码,惊叹木雕石雕中藏着的匠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队员们走进“北有故宫,南有木府”的丽江古城博物院,从融合汉、白、藏风格的雕梁画栋中,看见茶马古道枢纽的繁华过往,亲身感受“各民族手拉手过日子”的生动图景。



非遗承载着纳西族等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记忆,是丽江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在白沙古镇,队员们围在“积善铜艺”第六代传承人和善均身边,看他演示传统制铜技艺,听他讲17岁入行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指尖触碰铜器上兼具实用与艺术的纹路;在白沙锦绣美术院,欣赏滇绣里的纳西服饰纹样,了解当地通过培训农村妇女传承技艺、带动增收的实践。



队员们亲手体验甲马印制、扎染、东巴造纸等非遗:在甲马工坊印下纳西人精神信仰的图案,在扎染工作室看白布变斑斓,在东巴造纸基地体验7天工序里的先民智慧,真切感受“老手艺”的新活力。



队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看自动化灌溉、智能温控培育出的鲜花“从枝头到指尖”,明白“美丽产业”如何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岗位增收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在玉湖村,调研水源保护、植被修复成果,探访非遗工坊里刺绣、木雕如何变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刻感悟到滇西文化的多元魅力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匠心,坚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也明确了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方向。


(审稿:高婷婷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