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在人工智能软硬件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系统性认知,4月21日,长安大学未来交通2023级华为实验班师生赴华为西安研究所开展科技认知实践活动。副院长崔华和华为班班主任戴涛陪同参观,学生通过沉浸式参访,零距离感知ICT领域前沿技术动态与产业实践。

在西研所数字化展厅,华为发展史上的两大里程碑引发关注:华为自1987年成立以来的首款自研CandC08交换机,开启华为近40年的自主研发探索;2000年9月成立的西研所从最初专注基础通信技术研发的小团队起步,到如今拥有约20000名员工,成为华为全球规模最大研发基地之一,承载光通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战略业务。同学们在昇腾AI处理器实体芯片、智能车灯交互系统等展品前驻足,技术专家现场解析了华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生态战略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计算机部门高级工程师围绕华为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和华为智驾展开专题讲座,剖析当前AI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对比国内外产品差异,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在问答环节,师生与工程师就技术细节、行业趋势及职业规划进行深度交流。活动还介绍了华为在长安大学的招聘政策及员工待遇,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未来交通华为实验班由长安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依托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双一流”学科及华为全球领先技术,以培养兼具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此次参访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之一,助力学生拓宽视野、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未来交通黄埔军校”愿景落地。

(审稿:汤颖颖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