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助力AI智慧课程建设,4月19日至20日,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知行教师发展平台举办AI智慧课程培育及建设创新工作坊,我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32名教师线下参训,全校103名教师线上参训,共同探索AI技术赋能智慧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本次工作坊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批判性思维”“智慧课程培育与设计”“DeepSeek大模型助力课程建设”三大主题展开。4月19日上午,国际批判性思维教育学者董毓博士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吴妍副教授深入剖析了批判性思维的开放理性精神与探究实证过程,强调了AI时代批判性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对教育创新的推动作用。当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苏永康教授结合DeepSeek技术助力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创新的实践经验,系统解读智慧课程的核心内涵,勾勒其设计流程框架,并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智慧课程创新设计的核心要点。4月20日,湖南农业大学张翼然副教授系统阐释了智慧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挑战,深度解析DeepSeek大模型的功能架构与教育价值定位,并基于课堂管理、学习力提升等具体场景,分享了生成式AI赋能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
本次工作坊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剖析+实践共创”的多元化形式,引导参训教师完成从智慧课程目标设定、智能工具使用到全流程设计的深度体验,拓宽了教师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视野,清晰展示了AI赋能教学改革的多样化路径。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各学院选派教师代表面向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学习分享与经验交流,进一步深化AI技术与课程建设的体系融合,加速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审稿:赵现伟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