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个教师团队分别认定、入围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7日 18:38作者:人事处,公路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来源:人事处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公路学院陈建勋教授领衔的“公路隧道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认定名单,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范文教授领衔的“地质工程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创建名单。截至目前,我校共有4支队伍获批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支队伍获批创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公路隧道工程教师团队”长期扎根西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主战场,勇担交通强国和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团队围绕西部复杂地质环境公路隧道全生命周期建养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在隧道设计理论、施工力学机理、灾害防控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黄土隧道坍塌、寒区隧道冻害、软岩隧道大变形、大跨度隧道设计施工等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川藏铁路、西延高铁、大西客专及天山胜利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5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为国家重大隧道工程建设及灾害防控贡献了“长大”智慧。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家一流专业,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领跑”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获批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开设《交通强国》《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等一批国家、省部级优秀课程,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团队秉承“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团队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地质工程教师团队”立足西部,面向地学科技前沿,聚焦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关键领域,构建了以院士引领、顶尖学者牵头、中青年骨干为支撑、多层次人才协同发展的创新梯队。团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开展了地裂缝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形成了以黄土地区和基岩山区为区域特色的地质灾害“机理—监测—防控”体系,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川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同时也为西北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近五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为西部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控作出了卓越贡献。团队依托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深耕教学一线,构建了“国家级平台高地—省部级平台集群—国际化教研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支撑体系。近五年,团队建设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6门,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服务于交通运输、水利水电、能源资源、城市发展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行业数千项工程建设项目,为我国地质工程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生力量。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发掘和培育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师德高尚、业绩卓著、事迹突出的优秀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切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长大智慧与力量。


(审稿:李险峰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