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等媒体刊发我校校长沙爱民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8日 00:00作者:宣传部来源:新闻网

4月7日,《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交通强国”以《厚植交通底蕴,赓续一流新篇》为题,刊发我校校长沙爱民“双一流”建设署名文章。


文章全文如下:


厚植交通底蕴 赓续一流新篇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高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引领,聚焦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圆满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标一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主动面向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智能先进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立体交通网,积极拓展“交通+”学科内涵,形成了公路交通领域门类齐全、系统完善、优势突出的“大交通”学科体系,在特殊环境公路、绿色建养、智能装备、车路协同、智慧运维等方向实现了重要突破。


扎根中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广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服务急难险重任务。学校承担了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运输网风险防控、智能车路协同、城市道路雨洪大数据监测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克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难题,为引领交通基础设施向耐久、安全、绿色和智慧方向发展,以及推进设施网、运输网、信息网和能源网四网融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创新研发的北斗/GNSS监测系统多次成功预警甘肃等地突发性黄土滑坡灾害。2021年,学校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超前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未来+”等新兴学科方向,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专业,完善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积极创新公路交通国际化育人模式,形成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工程型、国际开拓型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公路交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长大模式”,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质增效,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着力提升汇聚全球科教资源的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先后发起并组织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等双边、多边公路工程标准对接国际论坛,成立了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和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尼日利亚交通大学,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为全球交通建设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在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2022年,学校及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顺利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面向新一轮建设,学校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愿景,确立了新时代西部高校创新发展之路和行业高校转型升级之路的“两个路径”,明确了重点推进的“五五战略”任务。学校将以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更加主动地对接交通强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路径、新模式,全力推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大道如虹,征程如歌。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紧抓战略机遇,自觉践行新时代大学使命担当,深入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主动面向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坚守以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使命,努力打造交通运输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长大力量。


媒体链接:


《中国交通报》

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4174602/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中国交通新闻网

https://www.zgjtb.com/2022-04/07/content_311437.html


交通强国

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051/311437.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