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矢志一流、砥砺奋进,“双一流”建设谱写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09:32作者:党委宣传部来源:《长安大学报》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和立德树人使命,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新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全面开启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建新征程。


党建引领 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持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建设机制,形成党的建设与“双一流”建设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的良好发展生态。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先后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人才工作、人才培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国际化工作、科研工作等领域重要会议,编制实施新一轮校园规划,系统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双一流”建设合力竞相汇聚,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2021年,学校正式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2022年2月,学校及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顺利入围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步入“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全新发展阶段。


聚力建设 学科水平大幅提升


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明确“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建立学校、学科建设部、学院及学科责任教授分级负责、行政推进与学科带头人双轮驱动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学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构建了公路交通领域门类齐全、系统完备、综合实力领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内涵建设提质增效。


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稳居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新形势新需求,系统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全面启动全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与建设推进工作,优化组建运输工程、土地工程、未来交通、人文、能电等多个学院,高质量开办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学院及学科布局日趋完善。


学生本位 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强化学生中心理念,深入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稳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大力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创新架构现代、融合、国际、未来、强基五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起具有长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在长安”人才培养品牌进一步打响。优质育人资源供给持续强化。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牵头编制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部,相关经验辐射至全国百余所高校。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2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竞赛成绩居“双一流”建设高校第47位。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


优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万余名学生响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十四运会、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学生年度申请授权专利超过400项,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国际及国家级奖励1200余项。新增陕西省及行业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3篇。培养交通运输骨干人才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是中国大型企业海外交通人才优质供给方。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40%以上毕业生扎根西部,70%以上毕业生投身重点行业、重要企业和重大工程,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长大现象”。


引育并举 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德为先,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成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持续健全。实施“全球一流人才汇聚计划”“中青年优秀人才领军计划”“‘长安学者’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国内外引才融智力度大幅度增强。主动探索西部地区人才引育新机制,积极变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事业留人创新发展生态初步构建。持续完善岗位管理、职称评审、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各类人事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活力充分迸发。


经过建设,学校队伍层次显著提升、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彭建兵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职引进的TienFangFWA教授当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设院士工作站6个。新增国家级、省部级人才89人。新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74%。


攻坚克难 科创实力显著增强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大力推进科研倍增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研创新体系,学校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服务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有效提升。


多个创新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瞄准“卡脖子”技术难题,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度聚焦公路基础设施绿色建养与灾害风险防控等基础理论问题协同攻关,大力加强车路协同与新一代智能交通等技术研究,在特殊环境筑路关键技术、智能网联高速公路及自动驾驶理论、高端成套筑路机械智能制造、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突破。


科研规模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课题37项。高质量论文实现历史性突破,1篇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收录。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在山东建成国内首条26km智能网联高速公路,形成我国首个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应用的高速公路全尺度场景开放式测试基地。对标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准,投入8.5亿资金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两大创新平台现已投入使用。3种国内顶级交通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创办国内道路工程领域第一本英文期刊《JournalofRoadEngineering》,主办的5种期刊入选公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


开放办学 服务贡献享誉社会


坚持“开放式发展”基本办学方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与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常态化对口联系机制,在重大工程、交通应急、灾害防治等方面贡献突出,彰显了新时代学校服务国家、服务区域、服务行业的担当和作为。


主动前移社会服务端口。深度融入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设立了黄河科学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智慧油气田研究院、现代交通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辐射全国重要区域、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勇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中,多支科研团队深度参与科技攻关,校友苏权科、郭雁池分别担任总工程师。以超常速度查明虎门大桥异常振动原因,提出抑振方案,为大桥恢复通车和后续持久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北斗/GNSS监测系统,多次提前成功预警黄土滑坡,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发挥学科优势,在川藏铁路重大灾害风险预测与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度参与的涉险事故救援入选2021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面向世界国际合作纵深推进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际知名大学建设,自觉融入全球科教创新体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入开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合作国际空间,学校海外朋友圈持续扩大,办学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际教育合作纵深推进。海外合作院校及科研机构超过170所。


“留学长大”品牌持续打响,留学生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日益成熟,来华留学生超过1600人,其中学历生占比超过71%。获批公路交通运输领域全国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获批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共建尼日利亚交通大学,国际化办学实现历史性突破。


海外重大工程建设卓有成效。发挥工程实践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东非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亚阿高速、地中海沿岸的“世纪工程”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马尔代夫首座现代化桥梁中马友谊大桥、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等国际重大工程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际学术影响大幅提升。获批建设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成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导并全方位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举办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多边公路工程标准对接国际论坛,学校交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长安大学的光荣使命。面向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力争以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效能科技创新、高质量社会服务,成为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长大贡献。


(原载于《长安大学报》2022年09月30日 第342期)